无菌工艺模拟实验—APS
无菌工艺模拟实验(Media Fill)是药品生产过程中评估无菌生产工艺和环境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GMP指南中对无菌药品生产要求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无菌工艺模拟实验的关键步骤、执行原则以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GMP要求。
什么是无菌工艺模拟实验?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为采用适当的培养基或其他介质,模拟制剂生产中无菌操作的全过程,以评价该工艺无菌保证水平的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检测生产工艺、人员操作、环境控制和设备运行中可能的污染风险,从而确保产品的无菌性。
无菌工艺模拟实验的流程设计和范围
背景简介
对于无菌工艺模拟试验设计来说,需要根据药品的实际生产工艺设计合理的模拟流程及步骤。设计时可以考虑无菌产品实际生产的单元操作,识别无菌工艺的界限来尽可能模拟整个生产过程。
技术要求
无菌工艺识别与起始
工艺步骤与设备接触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需包括将可供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接触或暴露于设备的产品接触面,容器密闭系统、关键环境和无菌操作干预下,以此来真实地模拟产品的无菌工艺。
全过程覆盖
条件选择
试验设计要点
在设计无菌工艺模拟试验时,应:
识别和确认模拟流程中的单元操作和无菌界限;
基于对无菌生产工艺的充分认知和生产经验,开展有针对性的模拟试验。
单元操作
单元操作是指工艺中的每一个基本步骤/过程,不同的步骤/ 过程可能会发生的一些物理或者化学的转变,且这些步骤/ 过程会用到相同或相似的设备,比如:配液、过滤、结晶、灌装等
无菌界限
无菌界限是指工艺设备中在无菌侧与非无菌侧之间提供物理隔离的周界,该周界一般可通过管道、储罐、阀门、设备或物料包装等提供保护以维持无菌。
动态变化:
无菌界限会随着不同工艺步骤而变化。例如,在除菌过滤系统和无菌储罐中:灭菌结束后、使用前,无菌界限用于分隔管道内部环境和外部未灭菌环境的阀门、连接管道、无菌储罐及罐子上的呼吸器。在对产品进行除菌过滤时的无菌界限是除菌过滤器、过滤器下游管道、无菌储罐和呼吸器(图 12-1所示为过滤时的无菌界限);完成对产品的除菌过滤后,无菌界限是过滤器下游与后续储罐之间的阀门、管道、无菌储罐和罐子上的呼吸器。
示例:
图 12-1 展示了除菌过滤系统和无菌储罐的无菌界限。
无菌界限的重要性
在非最终灭菌产品生产中:
所有与产品无菌性相关的设备部件、容器及原料均需有效灭菌。
无菌界限的无菌侧通过灭菌程序(如蒸汽灭菌)达到无菌,且需在存储和使用中保持无菌。
污染风险:如果无菌界限被破坏,或无菌侧工艺控制存在漏洞,无菌测会被非无菌测污染,从而可能导致药品的微生物污染。因此:
在试验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无菌界限及其内的工艺步骤和最差条件。
对于无菌界限外的操作(如 C 级环境配液),虽然不直接影响无菌结果,但可能影响灭菌前微生物污染水平和细菌内毒素污染水平。
模拟试验范围
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应充分考虑:
无菌界限内的所有代表性操作和工艺,包括过滤、取样、灌装/分装,以及干预操作及最差条件。
无菌界限外的工艺和操作可适当选择代表性条件进行模拟。
此外,可考虑微生物污染水平的取样检测,以协助无菌工艺模拟试验失败时的调查。
总结
无菌工艺模拟实验是无菌药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直接反映生产工艺和环境控制的有效性。企业应按照GMP指南的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模拟实验方案,持续优化生产流程,确保产品的无菌性和安全性。